西乡县政府欢迎您
/images/xx_07.jpg
快讯:
关于征集历史文化遗迹资料的公告
文史资料

文史资料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文史资料>>正文

民主革命先行者刘百泉

2015年11月11日 10:38 张永华 点击:[]

民主革命先行者刘百泉

张永华

          他,信仰三民主义,先后参加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;他,追求真理,竭力服务革命导师孙中山,曾任讨贼(袁世凯)军总司令;他,热爱桑梓,关心群众疾苦,为民伸张正义。他就是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监察院调查专员刘百泉先生。

    刘百泉,原名丕汉,生于18788月,西乡县水东坝刘家湾(今城南街道办事处板桥村)人,少年时曾就读于汉中陕南公学。1905年,在陕西省优级师范学堂求学,因秘密谋划撕毁学校限制学生革命活动的布告,该校学监程某以闹学潮罪名,通令缉拿他。当时满清王朝摇摇欲坠,上海的革命气候比较浓厚,刘百泉只身南逃上海考入上海公学,旋转入理化专修学校,多次参加上海学潮活动。

    上海公学毕业后,刘百泉历任汉口《大江日报》、芜湖《中江日报》、上海《黄报》记者及《上海汉文协和报》总编辑,并在当时的进步刊物《民呼》、《民立》两报兼职。此间,刘百泉为上述各报撰写了大量传播进步思想的文章,并在上海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组织领导的同盟会。191110月,武昌起义成功,各省纷纷响应,11月上海光复,刘百泉与陈乙白等策划沪军反正,共推陈其美为沪军都督(陈其美18781916,浙江吴兴人,中华民国早期政治人物)。

191512月,袁世凯复辟称帝,刘百泉与韩恢等坚决拥护中山先生,支持云南坚决反袁,在上海与保皇派展开激烈斗争。次年,袁世凯改纪年为洪宪元年”, 刘百泉接受兰天蔚委派(蓝天蔚,湖北黄陂人,民主革命者),到当时护国运动薄弱的兰州,宣传革命,开展反袁活动。

    1917年(民国6年),孙中山在广东就任大元帅,百泉与挺进军司令韩恢(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人,少有大志,一心报国)同往汕头,出任军秘书长兼参谋长。总统府成立后,供职内务部交通司。孙中山任命韩恢为讨贼军总司令,韩恢邀百泉主持军务。不久,韩恢遭齐燮元杀害,军中公举百泉代理总司令职务,坚持讨贼战争,支持危局数月。之后,先后任山陕军司令部总参赞、广东建设部科长等职,并兼任黄埔军校教学工作。

    19241月,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陕西代表未能如期到达,孙中山指派刘百泉先生为陕西代表,参加了大会。这次大会通过了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三大政策,奠定了国共合作基础。

    19257月,广州国民政府成立,刘百泉任政治部主任,1926年随国民革命军北伐至汉口。此时中山先生已经逝世,蒋介石夺权,国民党内派系之争十分激烈。中山先生实现三大政策的遗愿,遭到蒋介石破坏,蒋介石用清党手段,排除异己,邓演达被蒋逮捕(邓演达,广东惠州市惠阳区人,中国杰出的民主革命战士,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伟大的爱国主义者,中国国民党的左派领袖人物。历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、黄埔军校教育长),刘百泉与邓演达关系密切,也遭受牵连被逮捕,关押于广东东山监狱。鉴于当时蒋介石镇压异己的残酷手段,刘百泉之妻伧促中将家藏进步刊物以及一切文件书籍悉数火炬,使搜查时一无所获。事后刘百泉虽得出狱,但已不能得到当权者(亲蒋派)信任。国民党元老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,(胡汉民,广东番禺人。中国国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,孙中山的主要助手之一),刘百泉对胡汉民深表同情,多次到胡汉民软禁处双龙巷去探望。“4.12政变马日事变后,刘百泉对政局深感灰心失望,从此脱离国民党上层,再未出任显要职务。1927年下半年至1930年底,刘百泉先后干了一些闲缺,如交通部闽粤特派员(考察两省路政、邮电、航运等事务)、汕头电报局局长,福建、天津、山东等省电政管理局监理等。1931年,刘百泉受邀于右任到监察院供职,一度又与该院秘书长王陆一意见不合,王陆一欲排挤,刘百泉愤而半年不上班,于右任见状调解,告诉王陆一:刘百泉、焦易堂和我是陕西三个较早的同盟会员,论资格是老的,只是这人太古板,你不要跟他过不去。经过于右任的调解,刘百泉方与王陆一矛盾稍释。1931年监察院长于右任委刘百泉为该院调查专员,遂在南京定居,并主持陕南旅京同乡会工作。当时陕南去京的青年很多,刘百泉无不给予帮助扶持。同时,他对桑梓的公益事业也极为关切,得知西乡午子山白皮松被人大量偷伐后,立即电告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及驻汉警备司令赵寿山采取措施管护,不久,驻汉警备司令部的告示就张贴在午子山下,严禁砍伐白皮松,为保护家乡名胜做了一件好事。刘百泉服务革命导师孙中山和家乡的行动,得到当局和群众好评。同年,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刘氏宗祠匾额悬挂板桥湾刘氏祠堂大门,惜文革被毁。

刘百泉在民主革命的早期,追随中山先生担任过一些重要职务。中山先生逝世后,由于派系之争,遭受排挤,职务大起大落。其为人对上不善逢迎,古板浑厚,对于青年后辈则多方资助,不遗余力。他在南京时与陕南在京供职的名流刘次枫(刘次枫,陕西略阳人。清光绪三十四年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。1911年在上海,经于右任、邵力子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)、庄希安、傅鹤峰等组织并主持陕南旅京同乡会,一切费用及会议地点均由他提供。上世纪30年代,西乡青年去京者为数不少,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,今已耄耋之年,但对刘百泉的音容笑貌,仍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印象。

1938年因抗战之需,国民政府迁都重庆,刘百泉毅然抛弃南京房产,与家人溯江而上,至汉口后取道郑州、西安,回归阔别三十余载故里西乡,以后始终未去重庆到职,但监察院仍保留其调查专员职务,按月寄薪金。当时西乡地方政府和豪绅地主范鸣岐、穆星阶、任华卿则与军阀相互勾结,狼狈为奸,残酷压榨贫苦农民,摊派苛捐杂税竟达40余种,田赋高到四倍加征。此外,农民还要缴纳地租,遭受高利贷盘剥。贫苦农民长年累月辛勤劳动,换来的却是衣不遮体,食不饱肚的痛苦生活。刘百泉曾在范家宴席上拍案训斥,义正词严地指责其不义行为,在座人员大吃一惊。范、穆虽对他颇有不满,但又畏其政治影响力,恶行稍有收敛。

1940年后,刘百泉体质日衰,加之,对现实不满的抑郁之情,终于1942618日因脑溢血病逝,终年65岁。西乡学者刘霞举为其撰写墓志铭,并由书法家徐泽生缮写。治丧时,重庆、西安等地均有友人发来唁电,国民党中央及陕西省政府亦发来唁电、寄来挽幛。其中一联挽词为:

三十载投笔革命,壮志勋襄先总理;

六旬寿还乡告终,大名誉著新中华。

准确概括了刘百泉先生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人生经历。

(作者系西乡县教研室教研员)

 

 

上一条:两岸一家亲 华胄气象升 下一条:杰出教育家江隆基

关闭


电话:0916-6221687 邮编:723500 邮箱:admin@mail.snxx.gov.cn

版权所有:mobile365bet网 技术支持:mobile365bet信息中心 备案序号:陕ICP备08000440号 汉公网备:61230422  陕公网安备 61072402000112号